查看原文
其他

「实在太可爱了,好想杀掉你」???

被萌晕的 莓想到吧 2023-07-01


谁不喜欢可爱的事物呢?但不知道你们在看到可爱的事物时,除了两眼放光、心跳加速、嘴角上扬以外,还会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和举动:


小猫咪生来就是要被妈妈吃掉的!

忍不住疯狂rua脸

可爱到想一屁股坐死

救命啊有人吃小孩!


为什么明明是觉得对方可爱到爆,喜欢得要死,我们却产生了想要捏一捏、咬一咬,甚至把对方吃掉的带有攻击和侵略性的想法?


别害怕,有这样想法的你不是变态!这是「可爱侵略」在作用。




可爱即正义


可爱侵略「Cute Aggression/ Playful Aggression」是指当人们面对可爱的事物,比如人类婴儿和小动物时,产生想要咬、捏、挤压ta们的感觉和攻击性行为,有时还会因这种感觉而咬紧牙关、捏紧拳头。


我们先来定义一下什么是「可爱」。


1943年,德国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提出了「婴儿图式(Baby Schema)」,指一切新生儿拥有的特征:圆脸、高额头、大眼睛、小鼻子、小嘴、小下巴。这些特征会激发人们强烈的积极情绪,引发照顾、关怀的行为。


是不是右下角最可爱?

图源|Google


一张脸有越多以上特征,人们就越会觉得可爱。


研究者发现,比起窄脸和低额头的婴儿,观看圆脸和高额头的婴儿图像引起了人们更高的照顾反应。


再比如人类培育出来的狗狗和猫猫的品种,都遵循了人类认为可爱的「婴儿图示」,缩小体型,缩短脸的长度,增加脸的圆润度,配上大眼睛和小鼻子,就能把人类迷得心甘情愿做铲屎官。


图源|Giphy


可爱不仅让我们对可爱事物爱怜和呵护,也让我们变得具有攻击性。


可爱侵略一直在人身上存在,大约70%的成年人经历过,但这个词直到2013年才被广泛传播,来自耶鲁大学的两位女研究员在心理学学会上展示了自己的研究结果。


丽贝卡·戴尔(Rebecca Dyer)和奥利亚娜·阿拉贡(Oriana Aragón)先是让109名被试者观看不同动物的照片。


搞笑的,类似于一只把头伸出窗外的狗,或是打扮成人类样子的动物。


图源|Youtube


中性的,像是严肃的动物摄影,都是成年动物。


图源|Youtube


最后是可爱的,全是毛茸茸的动物幼崽。


图源|Youtube


研究人员让被试者一边看一边给自己的反应打分并说明自己的情绪,例如愉快、烦躁、激动等等。


实验结果是动物越可爱,被试者的暴力和失控情绪就越高


Ta们表示好像被巨大的情绪塞满了,想要大吼一声,把感觉挤压出去,或是大喊「我受不了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好可爱啊可爱死了!」来抒发。


也有人直接说「想挤压点什么」「产生了各种暴力的想法」「实在太可爱了,我好想把你吃掉,杀了你,弄伤你」。


不过这都只是人们口头表达的感受,也许只是说说而已,不会落实到行动上,研究员还想知道ta们是否真的会因可爱事物的刺激而增加暴力行为。


于是她们又做了一个实验,让90名被试者观看搞笑、中性和可爱动物的PPT,看的同时捏泡泡纸。


图源|Youtube


结果显示,观看可爱动物的人平均捏破120个泡泡,看中性动物的人平均捏破100个泡泡,看搞笑动物的人平均捏破80个泡泡。


摄影机记录下了人们的真实反应,在看到可爱的照片时,被试者的手指开始默默活动,有人开始撕泡泡纸,还有人把泡泡纸拧成一团。


可爱真的让人们更「暴力」了。



这么可爱,怎么可以!


这似乎很矛盾,我们明明应该因为喜爱而想要呵护、照顾ta,为什么反而想要伤害ta?


这就不得不提到情绪的二态表达(Dimorphous Expressions)有时人们经历着积极或消极情绪,表达出来却是相反的,喜极而泣,经历悲痛的事情时反而发笑,笑着笑着哭了,哭着哭着笑了,都算情绪的二态表达。


目前的研究认为,一个人产生积极/消极情绪,当这种情绪已经汹涌到无法承受的地步,这时消极/积极情绪的注入能让人恢复平衡,是一种保持情绪平稳健康的生理反应。


可爱侵略也是一样,丽贝卡说:「我们认为这是一种高度积极的情感,几乎是一种失控的感觉,你无法忍受它……我们处理高度积极情绪的方式,可能就是在某种程度上给它一个消极的调节,这种调节能保持我们的情绪水平,并释放能量。


简单来说就是可爱到让人无法自拔,可爱得让人感觉快死掉了!为了对抗这种压倒一切的积极情绪和失控感,我们产生了负面情绪来调节,也就是想要捏、咬可爱事物的感受。


图源|Giphy


二态表达也从神经学角度得到了印证。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凯瑟琳•斯塔夫罗普洛斯(Katherine Stavropoulos)和她的团队记录了54名被试者观看动物和婴儿图像时大脑的活动,发现当看到的图片越可爱时,人们大脑中与情绪相关的区域活动越多,强烈的活动可能让人难以承受。


研究团队还发现,经历了二态表达的被试者,相比没有经历的被试者,能更快地从对可爱的上头中冷静下来,5分钟后ta们再回来看可爱的图片,积极情绪非常显著地减少了。


这也是为什么可爱侵略不仅不变态,很多时候是有益的可爱的婴儿和动物天然地激起人们的照顾欲望,但当你满脑子都是「啊啊啊啊ta好可爱」时,是没有办法照顾好ta的,一些负面情绪有助于我们情绪平稳,才能更好地进行照料。


图源|Giphy


除此之外,二态表达也是重要的情绪信号


比如你的姐妹在你高兴的人生大事那天喜极而泣,你一定想的是:她真的好爱我!再比如电影里一个历经磨难的角色漠然一笑,我们反而会因这笑感同身受ta的悲伤,为ta流下眼泪。


所以想捏、咬、掐婴儿和小动物,反而说明你太喜欢ta了!


因为心理底色是喜爱,所以也不用担心可爱侵略会真的对婴儿和动物造成危险,它不会导致真正的暴力。会真正虐待小孩和动物的行为心理机制,显然与可爱侵略不一样。


或许只需要在孩子们对动物表现出可爱侵略时,告诉ta们怎样的力度是合适的。孩子可能缺乏对小动物的了解而用力过重,导致小动物吃痛产生攻击行为,孩子也容易因此受伤。


各位成年人,在吸、rua、捏婴儿、动物时也要注意方式哦,不然就会收获婴儿的哇哇大哭(到时候去哄的还是你)和猫咪的爱之咬咬(不过铲屎官们好像被咬了也挺开心的,「ta咬我了,ta爱我」)。


图源|Giphy



可爱侵略 vs 侵入性思维


当有可爱侵略反应的人试图为自己的行为寻找一种解释,ta很有可能会错误地认为那是「侵入性思维」,侵入性思维和可爱侵略的区别在哪呢?


侵入性思维(Intrusive Thoughts)是指突然出现在脑海中的想法或画面,它主要和暴力、性、危险等有关,往往会带来担忧、恐惧或羞愧感。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学生时代的夏天,望着天花板上旋转的吊扇,会突然开始担心它掉下来;对不听话的小孩,有一瞬间想把ta从窗户扔下去;坐飞机时脑海里出现飞机失事的画面;尽管目前身体健康,还是担忧自己因病去世……


它的产生机制与可爱侵略完全不同,通常是由压力或焦虑引起的,有时也可能是因生理因素导致的短期问题,比如荷尔蒙变化,女性在怀孕、生产后可能会产生更多侵入性思维。


通常情况下侵入性思维不会给我们造成任何负担,它只是一闪而过,但对于本身就有抑郁、焦虑、强迫症情况的人来说,ta们很可能会一直纠结其中,因此受到非常大的困扰。


图源|Giphy


可爱侵略是一种积极情绪,而侵入性思维带来的往往是烦恼,有时我们甚至不得不有意地去排解它。


如果你深受其困扰,你可以尝试:


1. 识别侵入性思维。告诉自己那只是一闪而过的想法,不代表你真的是这么想的,也不代表你真的会这么做,危险不会发生,你焦虑和担忧的只是你的想象。


2. 别对抗它。越是想摆脱侵入性思维,它在你脑海中盘踞得越稳固,因此不要试图抹去它,接受它的存在,不深究、不分析。


3. 不要评判自己。有时我们的侵入性思维会非常古怪,比如第一次见姐妹的男友,脑海中可能一闪而过自己和对方上床的样子。但是,你深知自己根本不想这么做,也绝不可能这么做。因此,不要因为侵入性思维而批判自己,这不代表你有什么问题。


可爱侵略不属于心理疾病,也几乎不会给人带来痛苦。但是,侵入性思维可能会扰乱我们的日常生活,削弱兴趣和行动力,造成无休无止的焦虑,这时我们可能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


总而言之,不用因为自己产生了想rua秃小动物的想法而批评自己,或是陷入「怎么会产生这种想法」的担忧中,可爱侵略是人们看到可爱事物的普遍反应,它证明着你的同理心和爱心。


尽情吸猫吸狗吧!


图源|Google



-喋喋不羞-


就算会哭、被咬、被凶,今天这个贱我也一定要犯,谁让ta们那么可爱啊啊啊啊啊!


一人一句看到可爱事物时的变态发言!



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我爱这个世界。



REFERENCE

[1] Oriana R. Aragón, Margaret S. Clark, Rebecca L. Dyer, and John A. Bargh. Dimorphous Expressions of Positive Emotion: Displays of Both Care and Aggression in Response to Cute Stimuli[J]. Psychological Sciencs, 2015.

[2] LIVESCINCE. 'I Wanna Eat You Up!' Why We Go Crazy for Cute[EB/OL]. (2013-01-22)[2023-03-13]. https://www.livescience.com/26452-why-we-go-crazy-for-cuteness.html.

[3] Katherine K. M. Stavropoulos, Laura A. Alba. “It’s so Cute I Could Crush It!”: Understanding Neural Mechanisms of Cute Aggression[J]. Frontiers, 2018.

[4] 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 Managing intrusive thoughts[EB/OL]. (2021-10-01)[2023-03-13]. https://www.health.harvard.edu/mind-and-mood/managing-intrusive-thoughts.

[5] 看见心理. 经常“胡思乱想”是一种病吗:别让「侵入性思维」害了你[EB/OL]. (2021-09-07)[2023-03-13]. https://mp.weixin.qq.com/s/A3nCMEc-6Q-mmElbwSX8mQ.


-RECOMMENDED-


换季护肤

重男轻女

拒绝男凝




👆

害羞就关注 or 私密分享

胆大就点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